SERVICE PHONE

948-797-3200
  • 竭尽所能、有始有终客户至上,细心呵护全程满意。

维修保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维修保养

聊城90后“粮王”王伟:用科技知识念好种粮致富经

发布时间:2023-10-20 点击量:671

  “我下一步的目标是‘吨半粮’,现在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,争取早日实现。”4月30日,聊城顺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伟正在麦田里忙碌。就在前几日,王伟入选了2022年度山东省乡村好青年。王伟手里操作着无人植保机遥控器为小麦喷洒农药。此时正是小麦的扬花期,也是小麦丰收与否的最关键时期。

  大学毕业后,王伟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,年薪可拿到近20万元。2012年初夏,王伟回到家乡,当时正值麦收,看到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,王伟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,一颗“粮心”从此种下。他把想辞职回家种地的想法告诉了家人后,遭到了父母和妻子的强烈反对。祖辈世代为农的父母做梦也没想到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,别人家的孩子都想着往城里跑,找份体面的工作,父母有面子,孩子有出路,他为何非要往家跑,做风险大、没面子的庄稼活儿。“放着好日子不过,光想瞎折腾。”母亲的话他至今记忆犹新。

  在慢慢协商了两三年后,家人的态度也有所转变。2015年,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城里的工作,回到自己的家乡闫寺街道辛王村承包土地。

  2015年秋季,王伟挨家挨户做辛王村村民的工作,他想流转土地大规模种植,但村里的老少爷们对他这个大学生种地的事情持怀疑态度。

  “为了不让村民有后顾之忧,我提出了一个先付给村民土地租金的解决方案,这个方案的实施让我承包到了最初的200亩地。”王伟说。

  承包土地后,王伟注册了顺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,成为一名真正的农场主。从那时起王伟便认定了当农民这条路,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农场里发展粮食种植,他搜集了大量的专业书籍,一有空就拿起书本来学习,越学越觉得种地的学问不少,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他基本掌握了一些种植技能,后来他又开始钻研粮食储存和运输方面的内容。

  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不仅要种好、管好,收成后还要保存好,哪一个环节都不能让粮食浪费了。”王伟说。

  刚开始种地的时候,土地面积虽然扩大了,但是种植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小农户种植。播种和收割和普通农户一样,采用大型农机收种。2016年,王伟认为要改变传统种植模式,就必须在农艺上下功夫,他花费7万多块钱购置了一架无人植保机。2017年,他还专门跑到济南学习如何驾驶无人植保机,考取了无人机驾驶员电子执照证书。

  “只需要在操作系统上设置航线,一个人操作飞机,一个人协助配比药液,两个人互相配合,两人一机一天能喷洒农药将近二百亩,顶二十个人一天的工作量。”王伟说。

  当农场主这几年,王伟把挣来的钱全部都投在了农资设备上,先后购进了激光平地机、卷盘式喷灌机、粮食装载机、深翻机、动力驱动耙、粮食色选机、玉米脱粒机、大型轴流水泵、平移式水肥一体化喷灌机、气播机等几十台先进设备。市面上买不到的机械设备,他就发挥所学的数控机床技术,自己动手改造。

  经过多年实践,王伟探索出一整套适合闫寺当地气候和地质条件的耕作种植技术,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。几年下来他的农田由以前的亩产一千斤到现在的亩产一千六百多斤,比周围农田增产10%—15%,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  “去年,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性服务,与种粮大户、村集体签订合同,他们负责提供种子,我们负责提供农艺和农机,现在服务了2500多亩地,助力周边村民增收致富。”王伟说。

  2022年,王伟承接了东昌府区1000亩大豆、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。为保证种植成功,王伟从2022年5月初就提前进行了机械播种试验。试验中王伟发现,种植玉米可以先播种后浇灌,而大豆种植如果先播种再浇水的话,往往造成大豆出苗率低。于是,他开始对自己购买的免耕气吸式播种机进行改装。经过不断改进,这个机器可以实现水、种、肥同播,播种后不需要追肥,也可以提前造墒,让种子更快发芽。同时,王伟为拖拉机安装了农业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,让拖拉机实现了无人驾驶,播种作业可实现每千米2厘米的直线度误差,大大提高了大豆、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速度,节约了时间,提高了作业效率。

  看着长势喜人的麦田,王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。“接下来,我将继续坚持在这个事业道路上走下去,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规模化种植的行列中,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青春活力。”王伟说。(大众报业记者 高田 国晓宁 见习记者 郝忠诚 报道)

网站地图|XML地图